新南向 學者:政府應當業者耳目

  蔡政府執政已兩年多,主推的新南向政策也有立委苦嘆台商只能自力更生。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受到兩岸關係惡化影響,新南向的貿易障礙難以排除,但政府也不是沒有事情可做,應該要更積極「當業者的耳目」,幫忙中小企業蒐情資、評估風險,這些在未來應該做得更多、更深、更快一點。

 

  至於評論新南向政策的成效,李淳說「要看用什麼尺來衡量」,他坦言新南向剛開始目標分散,成效不如人意。但去年推出五大旗艦計畫開始聚焦,如果用這把尺來看,未來新南向的成效就有待觀察。

 

  不過,也有財經界人士不諱言,新南向直到第二年才開始有聚焦策略,但到現在也沒有具體成效,政府效能「讓人看了有些尷尬」。

 

  在切入新南向路上,李淳說確實比較綁手綁腳,包含與東協國家如FTA(自由貿易協定)或投保協議的進展很慢,讓台灣出口關稅一直無法突破,追根究底仍在於兩岸因素,讓東協國家基本上沒有意願。

 

  但官方交流與政策受阻,李淳強調政府應該多做一些業者需要,但只有政府能做到的,例如外商在東協投資最常反映的就是找不到合格的基礎勞工,而政府就可以關注到協助交流人才培訓。

 

  李淳也說,中小企業台商對投資環境資訊有更大的需求,從法規到稅務甚至穆斯林的風俗民情都要蒐集。以日本為例,甚至會幫企業評估當地未來5年、10年的風險預判,政府應積極成為「業者的耳目」,作的比過去更好、更多。

 

  此外,政府也可作為牽線人,包含同一市場大型與中小型台商合作的可能;與日韓企業聯手的可能;協助尋找落地初期,當地可靠合作對象的等,雖然官方貿易條件不順暢,但其實還有許多事可做。

 

資料來源:旺報 2018年6月月24日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