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俊:名家觀點/美中貿易戰 放眼科技業主導權

  今年4月,美國政府已提議對中國大陸貨品課徵懲罰性進口關稅,價值約合500億美元,並公布對應的貨品清單。同時嚴格限制陸資企業對美投資,並指責中國大陸長期從美國公司竊取核心技術。其後,美國再指稱中共在高科技服務領域,對美國企業形成不公平市場限制。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正考慮發起第二輪的301調查,並計畫公布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清單。為此,中國政府做出反擊,也針對美國產品提出一系列報復措施。自此,中美兩國摩擦逐漸升溫,引爆點正是高科技產業領域。

 

  由美國端來看,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如何針對個別中國科技企業進行制裁,目的是藉此減緩大陸高科技的發展速度。近日美國商務部已下令,七年內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出售產品,指稱中興通訊違反去年美國制裁北韓和伊朗的條款。然而事實上,當前中興與高通已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並參與高通的5G領航計畫,簽訂有未來5G零部件的採購意向。因此美國商務部此一禁令勢必造成雙方損失。


  此外,華為與AT&T的合作試圖於美國市場銷售其高階智慧手機,但遭遇破局。其原因可能與上月美國國會議員發函聯邦傳播委員會,指出華為與中國政府的密切關係,其在美銷售手機與相關設施,亦可能造成美國內部的資訊安全疑慮。

 

  同樣地,美國財政部正設法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服務貿易投資。例如中共要求亞馬遜和微軟等美國公司在中國大陸推動雲計算等業務,要求必須與陸企成立合資公司並轉移技術。因此,在中共取消對美國企業的投資限制前,禁止或限制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提供雲計算服務。

 

  再由中國端來看,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以來,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強國發展戰略,藉以提高製造業創新和工業基礎能力。並藉由陸企大量海外併購,企圖爭取製造強國與國際領導地位。近年來已有效提升中國大陸科技廠商的競爭力,並威脅先進國家產業的領先地位。

 

  特別是,中國大陸產業政策的核心所在強調「自主可控戰略」。所謂「自主」,強調的是關鍵技術、基礎技術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智慧財產權;而「可控」則強調的是對應於產業的「安全」控管。簡言之,中國大陸「自主可控」觀點係由國家安全角度出發,特別是爭取在關鍵供應鏈上的掌控力與發言權。致力於聚焦本土的自主產業生態體系,並力圖培育各領域的頂級本土企業。

 

  自習核心確立以來,中國大陸逐步形成「黨、政、企」三位一體的企業競爭模式,在國家資源挹注下,協助企業超越本身科技的發展侷限,培育其自主生態創新體系,企圖形成一批「高專特精」優勢企業,爭取全球市場競爭的主導權,並形成中國大陸相當鮮明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

 

  在此政策邏輯下,預期美中等頂尖企業合縱連橫的國際競爭將更為激烈與白熱化,雙方均在爭奪全球產業的主導權。因此,產業科技戰即可視為美中貿易戰真正的核心爭議。

 

作者: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劉孟俊

資料來源:2018-04-19 01:53經濟日報